| | EN
搜索

开展线上教学,担起高校的另一份防疫责任 | 盘点希望教育所属院校线上教学成绩

2020/09/02返回上一页
        8月19日,集团教育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集团院校2020年上半年线上教学评估考核结果的通知》,公布了教管委6月10日至7月22日对集团所属11所院校开展线上教学专项评估考核的情况。据悉,集团将拿出60万元对评估考核优秀的院校给予奖励。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季学期各高校都延迟开学。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集团所属院校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结合本校实际陆续开展线上教学。

        线上练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隔屏上课,线上教学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是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打磨与创新的机会。

        短短两三个月,一门课被播放了接近12万次,这在线下课堂无法想象的事,就发生在四川天一学院的线上教学工作中。天一学院利用全面开展线上教学的机会,加强示范课程和线上开放课程的建设,今年3月,学院24门课程入选“四川省高职院校无偿开放的优质线上课程资源列表”推荐名单,课程入选数量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七;这些课程在超星、腾讯等平台上向社会开放,其中《小微企业筹备及开业》课程在平台上打开次数为119562次,《发明创意与设计》课程在平台打开次数为20812次,扩大了学校线上课程建设的社会影响。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也在校内评选出《汽车构造》等5门优质课程、《制药单元操作》等20门优秀课程,为提高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校内课程资源。

        线上开展理论课难度不大,可实践教学如何进行呢?为了上好实践课,希望学院的老师们可谓煞费苦心。

        为解决线上教学实践性不强的困境,希望学院部分系部和教师,主动探索线上实践教学,信息工程系打造“云端”实验金课,利用云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使学生在家也能动手做试验;交通运输系探索“6+6”线上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导入、软件认知、实验初识、实验教学、实验分析、实验总结”,完成教和学两方面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利用BIM类虚拟仿真平台,指导学生在电脑上完成《BIM软件基础》《BIM高级应用工程分析》《技算机软件与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内容。这些线上实践教学的探索,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为线上实践课程的开设,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是银川能源学院迎接本科合格评估的年份,尽管受疫情影响,评估延迟了,但全校师生迎评工作丝毫不敢懈怠。线上教学期间,学院开展线上说课教学示范和说课大赛,提升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线上教学开展前期,学院选拔了8位教师在线上开展说课示范,从线上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表达设计和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示范教学,提升了学校教师的在线教学设计与线上教学组织实施的能力。学校在各二级学院说课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校的线上说课大赛,较好地促进了教师们熟悉线上教学特征,激发了教师们线上教学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线上教学的质量。

        线上参赛,展示院校教学成果

        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大大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院校也组织各类活动比赛,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比赛,以活动促学,以赛促学。

        在线上教学期间,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6期“同心战役·致敬英雄”的线上艺术作品展;线上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了2020“新道杯”四川高校数智化人才邀请赛、第一届“新零售·数字营销”大赛,第五届“青春影像”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绿色文明·你我共建”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国好声音”四川赛区复赛等竞赛,22名学生获得特等奖、二等奖等奖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班导演拍摄的《篾匠》,入选2020年“云上·四川非遗影像展”。这些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在家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成果,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充分关注和媒体的报道,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利用云端“词达人”平台,开展了“外教社·词达人”首届线上英语词汇大赛,2684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初赛后的前200名学生进入线上复赛,一名学生获得全省决赛的特等奖。

        应用学院则开展了线上读书活动,线上参与学生达4000人,通过读书活动、读书心得的分享,使学生们提高了文化素质,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

        线上思政,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惊诧雷霆万钧却无声,感叹华夏儿女众志成城!须臾间,民族精神现;错愕时,神州无硝烟。”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书写出的一个个战胜疫情的故事,是一部最为真实、让人震撼的爱国主义教育大片。各院校也积极抓住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

        银能学院马研部的教师将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结合武汉抗疫的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人生理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师,组织学生制作“马克思的朋友圈”,用年轻人接地气的网络话语、生动的传播形式,让课程内容入脑入心。讲授《形势与政策》的马冠朝老师,结合“00”后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紧贴国际国内形势,深入浅出地为大学生分析中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受学生喜爱。学校要求线上课程教师要重视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工程造价教研室的教师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教研活动,探讨结合专业课对课程思政的元素深入挖掘,在线上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黄艳竹老师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学中,结合武汉抗疫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如何组织繁冗复杂的施工工序,实现高效神速的“中国速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自豪感。土木工程教研室开展了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研活动,韩莉老师在《工程抗震》课程教学中,通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建立职业敬畏感,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大国工匠”精神。王婷老师在《建筑材料》课程中,以万里长城、山西应县木塔、三峡大坝、鸟巢体育馆等建筑使用不同材料的讲解,引导学生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5·12护士节,晋祠学院利用网络“云”空间,邀请优秀校友——援鄂医护工作者高艳、史阳阳、田无垠、张丽、郭亚辉等,在线分享他们驰援武汉抗疫的事迹和感受。高艳勇于担当、向疫而行,史阳阳驰援武汉、无怨无悔,田无垠“抗疫更需要规范操作的技能”的讲述,张丽在抗疫中成长与担当的事迹,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热爱生命、热爱职业的思政课。

        线上扶贫,履行院校责任担当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各院校清楚地认识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也不能停了扶贫攻坚,不能停了学校的社会责任。

        为使全校师生全心身投入线上教学,减轻疫情可能给师生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希望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学生处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主动作为,通过线上课程教学、线上心理热线服务、创新线上心理关爱活动、针对学生心理疏导等举措,全方位开展师生心理热线支持服务。自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心理服务中心开展线上服务咨询220人次,开展心理辅导沙龙活动30场,服务学生约1000人次,开展线上主题讲座11场,参与师生2500人次;开展了7大类心理疏导活动,共有2300人次参与。这些心理健康服务,稳定了疫情期间师生的心理状态,保证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疫情防控期间,文传学院继续贯彻省教育工委“聚力抓实教育扶贫,抓好智志双扶”的工作要求,与四川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石渠县长须贡玛乡“乡村云课堂”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采用远程连接与实时互动教学方式,面向高原藏区学生开展优质艺术科普教育,拓展藏区职业培训途径,扶贫先扶志,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于2019年10月,于鹤壁市委组织部共建了鹤壁农村(社区)干部教育学院,对鹤壁市42名农村(社区)书记和主任进行素质提升和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大专学历教育。疫情期间,学校为了不中断该班的学业,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对该班各专业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各院校学生陆续回到学校复课,线上教学暂时退居二线。但疫情结束并不是线上教学的终止,相反,对希望教育及其所属院校而言,因疫情而推动的广泛线上教学是一个开始,大家将通过此次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推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线上教学上台阶、上水平,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