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一学院优秀教师 权琳
从事临床医学工作20年,曾多次在大赛上取得佳绩,作为护理系的老师,她的课堂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不但学会,也会学”;她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彼此信任,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她就是四川天一学院护理系教师、教研室主任权琳。
生动有趣的课堂
课程多达二十几门,枯燥、理论强是护理专业的标签。如何让枯燥的护理课程趣味化?是权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拥有20多年的医学经验的她,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信,想要学生愿意学,就得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这样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权琳的护理课,总是很受学生欢迎,她时常利用“生活常识”引入新知,讲解知识,让枯燥的护理课变得生动、亲切,从而引起学生对护理课的兴趣。例如在讲解“采血”的课程时,她就反问学生:“为什么医生老是喜欢扎我们左手无名指呢?其实啊,这其中大有道理……”;在讲解“老年护理的课程时”,她风趣幽默、声形并茂地模仿了患者走路的各种姿态,让大家对步态评估有了清晰又深刻的印象。
除了承担护理系的教学工作,权琳还利用课余时间承担了自考生的本科课程。由于权琳的课堂“好玩”,许多人也慕名而来。本来只安排10余名自考生的课堂,每次到课的人数却都接近了60人,到课率几乎为100%。权琳感到惊喜的同时又很纳闷,怎么会多出这么多人呢?一位同学告诉她:“因为您非常亲切,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一遍又一遍知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您都会鼓励指导我们,并且课堂上也非常有趣、生动。”当从学生口中得知背后的真相,权琳心疼的同时也下定决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真心诚意地关心爱护他们。
师生成长的导师
天一学院护理系是2016年新建的系部,权琳也是同年来到学院。“学生人数教多,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年轻教师对实训设备不熟悉”,刚刚开展教学工作时,权琳面临诸多困难,她深知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基础课是掌握内外科知识的关键,只要把基础弄好了,其余的课程就可以信手拈来。”权琳回忆,她大胆分析找准“病症”,凭借多年累积的临床经验,带着年轻教师们开始了整天泡实验室的生活。权琳带着教师一遍遍认识人体器官和骨骼构架,相互之间测试巩固,自己合格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权琳在教学上帮助教师成长,在与学生的课堂中也一丝不苟。第一次上药理实验课时,实验动物因饲养的问题当天必须送回,这就意味着所有实验必须当天完成。为了确保所以教学任务的完成,权琳与另外两位老师经历了“3人20个班”的高强度实训教学工作。“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做一次实验!”怀着这样的信念,权琳带着其他两位老师在14个小时里没有休息一刻,水也顾不上喝,一次又一次地为每位学生讲解知识点,不厌其烦。
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浇灌与积累,2016级的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实习岗位获得了医院的好评,打响了学院护理系的招牌。
对权琳来说,教学的过程也是提升、成长的过程。如今,身为教研室主任的她,在思考提升系部教学质量的同时,同样致力于将自己所有学识传授于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创新精神、施展才能,不断拓宽眼界与知识面,成长为合格、出色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