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电影电视系艺术造型设计专业蒋敏老师的会面经历了几个反转。
会面前,笔者忍不住猜想艺术造型设计专业的老师会是怎样的造型:应该穿着很潮,有明星范儿吧。采访当日,我们提前到了会面地点,内心正琢磨着采访提纲,一回头就看到一位老师拿着水杯走了进来,微笑地跟我们打招呼。这就是蒋敏老师呀!看起来就像是邻家姐姐,素雅、淡静,说话亲切,让人不自觉感到轻松。
当蒋敏的造型在我们内心与老师的形象完美重合时,她的经历又让我们瞠目结舌了。来到传媒学院以前,她是一名资深的人物造型设计师,常年在国内各大剧组工作,专门为艺人做造型设计,包括杨幂、王丽坤、蒲巴甲等知名艺人,专业实力的强劲,在业界内拥有着不错的口碑。至少算半个“圈内人”的蒋敏就是眼前这个“邻家姐姐”,我们又觉得有点恍惚了。
一个巨大的问号出现在脑袋里:为什么会离开热闹纷繁的剧组,转身当了工作生活有些单调的大学老师?“当你学到了一定东西的时候,就想传递给大家。”于是,2015年,蒋敏来到传媒学院,成为了一名教师。
力挽狂澜,完成专业基础建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入校,蒋敏便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加入希望教育集团不久,传媒学院的教学基础还很薄弱,她所任教的人物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健全,专业发展方向模糊,师资急缺。这些问题亟待她来解决。尽管专业技能精炼,实战经验丰富,但是就高等教育教学而言,她也是门外汉,更别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了。
怎么办?只能从头开始学习!因为专业教师缺乏,在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蒋敏连个能一起讨论的人都没有。而学院其他专业的资深教师虽然也不少,但是隔行如隔山,帮不上什么忙。方案中的课程如何设置、人才培养方向是什么、教学生什么、专业怎么建设规划,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只能靠自己摸索。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尽管还需要面对许多陌生的教育专业术语,但是蒋敏心中明确一点,学生毕业后要面向市场,去找与专业的相关工作,关于专业,蒋敏是最熟悉的,因为她早就在这个圈子混得风生水起。
这个思路打通后,人才方案的撰写思路也就渐渐清晰了。根据经验,蒋敏把与人物造型专业会涉及的方方面面都纳入了方案之中,比如拍摄一个影视剧,做人物造型会遇到服装、妆容、发型、灯光、画面构图等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具有复合型特点,能基本胜任各类工作条件。
方向明确后,蒋敏将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参考,逐渐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避免闭门造车,蒋敏又拿着方案与许多行业内的专家交流,反复修改,最终形成的方案得到了学院的高度认可。
躬亲示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其实,最让蒋敏揪心的倒不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而是学生的基础太差,大二的学生即将出去实习了,却连基本的化妆技巧都不会,甚至不清楚刷子的类别,必须从头开始学习。
人物造型设计专业是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职业等特点,对人物头面部分的化妆造型设计。这个专业80%以上需要实际操作,蒋敏带着大二的学生,下课练习,晚上练习,周末练习,几乎就没有停过。
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蒋敏又瞄准了学院的晚会。她带着学生揽下了整场晚会所有表演人员的造型、服装、化妆。刚开始,学生还摸不着头脑,蒋敏便自己先画一遍,然后给学生讲解化妆的要点,让学生用手机拍下来,私下多练习。慢慢地,学生们找到了这门课程的门路。
由于师资短缺,很长一段时间里,蒋敏一个人上了六门课程,手写五个教案,但在教学质量上,她毫不含糊。据当时一位大二的学生谈道,他们在蒋敏老师的带领下,一个月学习的东西比之前学一年的还要多。蒋敏以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让这群学生心服口服,也得到了学生打从心底的尊重。
走进内心,做好学生的引路之人
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与学生成为知心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
刚开始从教,蒋敏还不怎么注意学生的情绪,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课上好。但有一天上课时,她发现十几名学生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状态不太对”,课后她了解到,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都迟迟不交学费。
“横吹笛子竖吹萧,凡是都应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图讲着痛快,来个竹筒倒豆子,脱口而出,如果硬把萧当笛子吹,嘴吹破了也吹不响。”细心的蒋敏懂这个道理,尽管很想知道缘由,但她并没有直接戳破学生。上课时,蒋敏开始着重对这十几个学生挨个进行辅导,针对基础差的同学,她就手把手带,然后以优秀同学为例子不断刺激他们。很快,这十几个学生感觉到了蒋敏是真正在关心他们,逐渐向她透露心扉。原来,这十几名学生受到了学院外某些老师的蛊惑,鼓动他们不交学费,到培训机构去上课,还承诺三个月就可以出师挣钱。
蒋敏很清楚的知道,培训机构所教授的仅仅是皮毛知识,学生缺乏经验,对专业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此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造型专业的特点:“现在中国的影视剧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画质也是采用了8K分辨率(超高画质电视标准),连毛孔都看得清楚,所以对妆容要求很高,这些东西需要功底,在外面简单的学习两到三个月肯定是达不到标准的。大学里学习的是全面的东西,而且这里的老师也大多有着更为丰富的阅历,你也能在这里收获更多的东西。”
在这样的不断教导下,这十几名学生逐渐认识到高校专业学习与培训的差异,愿意与蒋敏沟通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蒋敏也非常用心对待他们。这群学生后来也就断了退学去培训机构的想法,一带二、二带三地去把学费给补齐了。
“我不喜欢让学生带着负能量在学校,老师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大部分学生内心是愿意学习知识的,只要从专业上逐渐引导,以理服人、以心交心,这样就是一个好老师了。”蒋敏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以自己的专业知识,高度责任感撑起了整个专业,以专业实力引导学生,以真诚打动学生,成为了学生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