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当前位置:第五十五期>第二三版>详细信息

绽放青春色彩,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希望教育所属院校暑期“三下乡”一路奔走不停歇

来源: 发布于:2020-10-12 浏览:1768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根据疫情防控意识常态化形势,希望教育各院校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各地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学院自身实际与当地需求,组织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院校各志愿服务团队广泛深入农村、社区、景区等地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送知识进家门,辅导学生服务学生

      “孩子们渴求的目光,灿烂的笑容,不舍的模样让我难以忘怀;想起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们的辛苦都变成了满足”。

      83-12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了2020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11-12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到当地湘江社区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关爱留守儿童爱心辅导作业”活动,关注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分担社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压力。志愿者们为社区留守儿童免费辅导课后作业,认真查看孩子们作业,并根据相关问题进行辅导。志愿者们细致的辅导,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81-910日,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组织开展了“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81日,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开展“三下乡”辅导作业活动。28名志愿者在当地群团之家辅导小朋友完成假期作业,学习新课知识。一天辅导7-8个小时,一方面家长可以放心地上班;另一方面小朋友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进行查缺补漏。给小朋友辅导期间,志愿者每天和家长保持联系,与家长沟通如何提高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商务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前后总参与人数为210人。

      715-820日,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组织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新市民·追梦桥”结对帮扶工作。学院114名师生志愿者先后深入黔西南州、黔南州福泉市多个社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希望课堂”,结合音乐、舞蹈等兴趣课程,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活动等。“希望课堂”开展了暑期课业辅导、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手工、心理健康、环保禁毒防艾等10余项课程与活动,累计受益学生已达1万余人次。

      “三下乡”下乡送知识,各院校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帮助当地小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为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助力。

      带着新想法下乡,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希望教育部分院校学生志愿者带着所学知识,回到家乡基层政府工作。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学子回到所在家乡,利用所学服务家乡,助力脱贫攻坚,辅助村干部办公,跟随村干部下乡走访,整理精准扶贫资料,录入脱贫攻坚资料等。

      商务学院的程天红的任务是每天跟着扶贫工作人员走进农户家里,他们走遍了乡里的每一个村,走访了每一户未脱贫农户。每次去之前扶贫工作人员都会开会总结上一次走访农户出现的问题以及即将走访农户的计划,认真做好扶贫工作项目,传达扶贫精神。她每天整理扶贫数据,积极协助村民办理业务,帮助不懂的村民开证明、打印材料等,接触的工作虽然比较繁杂,但是可以真切体会“三下乡”的实际意义所在。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采取“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半夏具有腐根病,配药打,只有进入蔬菜大棚才能了解‘菜生啥病’,了解蔬菜打包、保存的过程。”志愿者到实践地种植蔬菜的基地,工作一天后发出的感叹。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疑难杂症”,号准脉,下对药,已成为重中之重。志愿者跟随政府工作人员探访当地社区,了解到贫困建档立卡户基本信息。“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作为三下乡的新形势,更考验的是同学们如何寻找合适的方法去实践。结合自身情况,把“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模式发挥得恰到好处。

      817-19日,银川能源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师生组成的“脱贫攻坚实践团”在固原市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开展暑期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为村上捐赠了办公用品,参观了村“家门口”服务站、爱心超市和儿童之家,学习了解了村规民约制度落实情况。走访慰问了村里的困难户和五保户,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生活用品。

      “脱贫摘帽工作因地、因户、因人而异,没有现成的成功可以参照,不可能一蹴而就、水到渠成,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定钉精神。”三下乡让志愿者们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怀揣美好祝愿,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83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志愿者团队走进鹤壁湘江社区,清理乱堆乱放物品及乱丢的垃圾,并劝导社区居民不要随意乱扔垃圾,要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环境焕然一新,获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88日,鹤壁学院的志愿者们到淇河岸边开展“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主题公益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顶着烈日骄阳,沿着淇河岸边捡拾垃圾。同时向过往市民发放《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为鹤壁的碧水蓝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在社会中亲身锻炼才能真正的体会生活。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今年这个暑假是非常有意义的暑假,虽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和轻松的暑假,但却收获了更多,也成熟了很多。在这次实践中,同学们学会了面对各种困难,磨练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科技、卫生的下乡,更是一次爱的下乡实践。此外,它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