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黔南经济学院按照学校基本办学思路,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建设,着力于顶层设计、强力打造师资队伍、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注重马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在优先发展上强保障
学校将建好建强马院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成立马院建设领导小组,将马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系统化建设。制定了《贵州黔南经济学院马院建设发展规划(2023-2025)》,明确了马院未来建设的具体目标及相关举措。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和学校地方特色,确定将马院建设成以立足培根铸魂、契合数智时代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型马院;在制度层面,在马院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思政类教研室分工职责,积极推进思政教师退出机制、思政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和教案评价制度,建立完善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与试讲、集体备课、听课互评、集中命题等制度。
强力打造马院师资队伍,在激发内驱力上下功夫
学校制定了《贵州黔南经济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关于校内兼职思政教师管理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四有”好老师培训规划方案》等文件,秉承“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子,积极推行“1+1+1+N”教学团队建设模式,采取导师制进行“传帮带”,支持教师参与培训和学术沙龙,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及综合素养;修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指导青年教师确定发展目标,对照职称评审条件制定职称晋升规划,对有特殊困难的教师,通过谈心予以相应帮助;马院还多次组织团建活动,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这些措施建设了一支79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9人、讲师9人、助教51人,研究生学历占比77%,党员超过78%。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增强实效上出实招
马院以课程为单位,建立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7个思政理论课教研室,定期开展思政教研活动,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研究,推出了“走在乡间的思政课”、观看红色电影主题活动、“读原著,悟真理”读书活动,全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基于学校对教学过程性考核的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成果的转化路径,构建网络思政平台,将过程性考核成果实体化,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绘图实践及作品展示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遵循“教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思路,马院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关注前沿,积极推进教学研究,目前建有校级金课1门、校级优课两门;2023年实现思政科研零突破,马院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团队、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达成三方合作,建立“儿童文化育人模式与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项目合作试点,构建校级思政精品建设项目,开拓了思政教师科研专项渠道,并与学校信息学院组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合作小组,协同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近3年来,该团队立项教改科研课题15项,其中省级课题8项、州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评黔南州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1项,乡间思政课教学案例《村支书的一包烟》获评贵州省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优秀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