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搜索

中国网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促进党建和教学融合互通

2023/01/05返回上一页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文传学院)着力建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积极创新“党建引领+教学创新”协同育人举措,以“政治强、业务强、合力强”为标准,配齐建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成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充分发挥教研室协调组织教学、集体研讨教学、互相交流教学的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全心全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成为组织和协调教学的平台

      文传学院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根据中组部、教育部党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按照教育部党组关于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总体部署,在学院组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选聘具备党员身份、高级职称、博士学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全过程育人的各个环节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文传学院在“科院先锋”党建品牌的组织模式下,积极打造“智雅”和“博雅”品牌,将教研室、教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整合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工作室组织和协调教学的作用。

      “通过双带头人工作室的活动,组织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对本专业和课程的理解独立设计教案,在了解专业和课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基本教学规范,统一质量标准。”文传学院党委书记杨华表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搭建工作室平台,这样既鼓励了教师在执行教学基本规范、保证课程教学基本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改进教学,又促进了教学与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术兴趣和学术前沿结合起来,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将“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成为讨论和研究教学的中心

      创新“党建+教研”的活动形式是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办学的基本建构和重要环节。工作室作为学校办学基本的创新型平台单位,文传学院各系部、教研室提高站位,抓基础;聚焦专业,抓团队;搭建平台,建机制;突出项目,创特色。

      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强化专业教学和课程研究、进行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等。2022年,开展8次高质量的专业领域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中的作用,为学院教学活动复杂的内涵和宽广深远提供了探究空间。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在各级各类课题立项中,文传学院依托工作室的斩获的项目就占12项,占全院科研项目成功申报率的90%。

将“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加油站”

      文传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明确了党委书记、院长是本科教学质量的双责任人,形成了由党委书记、院长→科研科→系部的分级管理体系,实行学院三级保障的机制。根据《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教学管理规程》《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教学检查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实施教学成果奖励,完善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积极组织“双带头人”工作室示范活动,极大加强了学院教师的组织归属感,形成有吸引力的组织文化。在工作室里,大力提倡、鼓励教师之间在专业业务上的互相帮助,开展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充分发挥教研室培养教师的功能,以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为重点,将统一规范和个人教学、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政治教育与人事管理等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工作室成为文传学院教师发展的“加油站”,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高校教学质量。

      下一步,文传学院将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工作室协调组织教学、集体研讨教学、互相交流教学的功能,让学院教学从个体走向合作,着力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培养个性化的教育观念。定期开展专业剖析,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以党建为引领,力争到2023年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扎根贵州大地兴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