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当前位置:第四十九期>第五六版>详细信息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志愿服务展青春风采

来源: 发布于:2019-09-30 浏览:2534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集团所属院校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以“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志愿服务展青春风采”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对口帮扶脱贫、乡村支教、无偿献血、志愿者助力展会等,志愿者们通过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

四川天一学院连续三年获德阳市献血工作优秀团体奖

6月18日,由德阳市献血领导小组、旌阳区献血办、德阳市万达广场共同主办的“2019世界献血者日德阳市无偿献血主体宣讲活动”举行。四川天一学院荣获2018年度全市无偿献血优秀团体奖,这也是学院连续三年获得该项荣誉。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院在德阳安家落户后,学院院团委牵头,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服务,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定期与德阳市血液中心举办献血活动,为无偿献血师生提供服务,从而保证无偿献血工组的顺利开展。据统计,近三年,学院举办献血活动3次,参与献血人数700余人,参与志愿者300余人,献血量超过211900ml。

据悉,无偿献血活动已成为学院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学院希望通过无偿献血活动的宣传,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讲奉献、敢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汽车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公益无偿献血活动

9月23日,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联合资阳市中心血站组织开展公益无偿献血活动。本次活动全院师生踊跃参与,共召集283人参加献血,合计献血量63500cc,创资阳中心血站在资阳市单日献血量新高。

活动现场,爱心献血青年们在学院青年志愿者成员及医护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地进行信息登记、测量血压、鉴定血型以及血样初筛等一系列的献血前期工作。志愿者和献血的同学们通过拍照发朋友圈,分享自己做志愿者或献血的感受,以此互勉,传递爱心、记录温情。 

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仔细叮嘱爱心青年在献血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还特地为大家准备了牛奶、糖水等营养食品,以及暖心小礼品。

“这是我第一次献血,虽然有些许的小紧张,但是想到自己的举动是在为公益做贡献,就特别自豪和开心,这次献了200cc,下次准备献400cc。”正在献血的18级高新系徐睿说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学院团委书记林真雄在接受资阳电视台采访时说道,学院从建校以来一直配合资阳市献血办、资阳市中心血站工作开展,连续6年开展公益献血活动,活动开展前期也积极营造氛围,全方位宣传到每一个班级。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们做好现场保障工作,学院联动血站开展此次活动主要是体现青年们的奉献意识,担当时代责任感,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献礼祖国

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邓显亮表示,现在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车院学子们以这样的热情,踊跃献血,以青春告白祖国,希望通过每一次的献血行动,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生命的希望。这此活动的圆满举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为社会分担责任、奉献爱心的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公益召唤,在伟大的祖国70周岁生日来临之际,用实际行动,献青春热血,为祖国献礼。

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开展“三下乡”,感受中国巨大发展成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年暑假,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40余名来自各系部、学生社团的三下乡志愿者参加了实践活动。

今年,学院共组建了5支实践团队,40余名师生奔赴贵州省内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类型涵盖历史成就观察团、脱贫攻坚·青春助力”实践队、学生低碳宣传实践队、大学生禁毒志愿者走进万户家庭实践队、大学生防艾志愿者走进农村基层实践队等五大类别。

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历史成就观察团在今年6月获批“三下乡”国家级重点团队,并分赴贵州省博物馆、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等八个地方参观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感受红色教育。

“我们精心挑选了观察路线,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同时把传承红色和传统文化贯穿至社会实践活动始终,并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服务地方和社会,使广大师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和验证者。”学院团委书记罗真明说。

不仅仅是参观,学院还相继开展了红色文化或传统文化相关服务活动,活动包括红色精神宣讲,红色经典阅读,挖掘传承“红色”文化,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和好评。

“学院作为一所福泉市唯一的一所高校,应该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发挥专业优势。在组建队伍时候,就从社会需求出发,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优势特长组建队伍开展社会实践。同时把重点开展地区就放在了福泉市,服务地方发展。”学院团委书记罗真明说。5支实践队伍赴福泉市乐岗五新社区、马场坪街道,独山县基长村、鄢家山花园安置区等地开展扶贫、禁毒、防艾滋病、环保的调研和宣传。

脱贫攻坚·青春助力”实践队走进特贫困户,为他们发放了大米和食油,调研空巢老人、留守儿童300余人,探究贫困问题;护理专业学生还为200多名群众免费测量血压等。学生低碳宣传实践队、大学生禁毒志愿者走进万户家庭实践队、大学生防艾志愿者走进农村基层实践队到街上、居民家里等上门进行知识宣讲,宣传人数达到1000余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觉经历很丰富,也从另一个层面了解了社会、认识了国情,我也更明确了以后我的职业道路。”2018级学生张济浩说。

       据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开展旨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使当代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培育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