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 第三十六期(2017-08-77)
  • 第三十六期(2017-08-17)
  • 第三十六期(2017-08-27)

当前位置:第八十五期>第一版>详细信息

《香港商报》发布文章: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 助渝忠县打造数字(电竞)产业高地

来源: 发布于:2025-07-16 浏览:38

10月16日,《香港商报》发布文章《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 助渝忠县打造数字(电竞)产业高地》,对学院致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出众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实现重庆乃至全国数字经济人才体系化培养进行深入报道。

《香港商报》创办于1952年,是一份历史悠久,沟通内地与香港资讯的综合性报章。该报由中国政府特许在内地公开发行,是香港最受欢迎十大中文报章之一。

文章全文如下——

 

数字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作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正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今年9月,全国首个数字产业高职学院——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市忠县正式开学。标志着该校成为重庆数字(电竞)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重庆乃至全国数字经济人才体系化培养的孵化基地。

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刘长志副院长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院首批开设的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移动商务和会计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正是当下数字产业急需的热门专业。未来,学校将建设以“数智+”为特色,工程、能源、经管和康养为基础的4个专业群,致力建设成为立足渝东北,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中西部,特色鲜明、质量出众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培养本土数字人才主力军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有报告显示,中国各种数字人才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且需求仍在增大。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紧扣数字人才需求,2023年12月,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学院由四川希望教育集团投资兴建,办学性质为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当前,学院“数智+”专业发展框架已形成,将围绕数智+工程、+能源、+经管、+康养打造特色专业。

学院点位于忠县三峡港湾电竞小镇,设有数智工程系、数智能源系、数智经管系、数智康养系等6个二级教学部门,首批开设了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移动商务和会计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学院制定的《学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规划》提出,5年时间内专业优化为20个左右的数字专业,让学院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吸引力。

近年来,忠县大力发展数字(电竞)产业,落点布局了以“三峡港湾电竞馆、数字产业学院、数字(电竞)产业孵化园”为依托的“数字(电竞)特色产业小镇”,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不仅可以填补忠县数字经济本土人才体系化培养的空白,更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作为一所新生院校,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与忠县内外企业广泛联系,先后与50多家数字行业顶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议,满足专业学生跟岗锻炼和顶岗实习。比如,与达瓦影像科技集团强强合作培养师资,进行数字内容专业合作,培养数字专业人才。

刘长志介绍说,四川希望教育集团办学资源丰富,旗下有本科院校10所,包含海外3所院校。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从新生一入学,就支持和鼓励有意愿继续提升学历的同学设立专本同修班,实现专科进校本科毕业,不出集团就可完成硕士和博士学历提升。

当前,忠县正在打造千亿工业千亿园区,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就业空间广阔。通过与达瓦科技、博岳集团通信、南方测绘和忠县南泰电子等知名数字赋能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徒制、订单式培养,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出题、校企答题”的协同育人机制,真正让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

 

探索与国际接轨教育模式

作为全国首个以“数字产业”命名的高职院校,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数字技术应用服务数字产业为教学方向,在培养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数字化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领域协作和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复合型数字人才,支撑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据介绍,学院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和集团海外高校资源,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促进学校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互派师资、共享教学资源;增加国际化课程,如跨文化沟通、国际政治经济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院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目前全院教师近10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有16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21人,专业对口率达到98%。

下一步,学院将高薪引进专业过硬的学科带头人和经验丰富的企业“老师傅”“土专家”“土教授”,通过3-5年努力,实现每个专业配备不少于2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教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