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之前,回味在希望教育的十一年,思绪万千,五味杂陈,我该从何写起呢?本想写“我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前行”,但是前行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感悟和回想过往经历,我觉得用“希望凤凰涅槃”才能表达我对希望教育的深厚感情与感恩。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已有七年职业教育经历的我,2010年8月10日到团结校区工作,正式加入集团。这是我第一次到成都,一路颠簸,到处都在建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到团结校区,当时的院长助理李宁接待了我。他带我们参观校园,讲解了感恩广场、五月花号等集团的创业故事。通过介绍,我觉得虽然五月花只是当时的一个校区,但是成都是大城市,发展空间一定大于其他城市,既来之则安之。后来希望教育的飞速发展,证明了我当时的想法是非常正确的!
参观完校区和安排好宿舍后,我们去见了当时的副院长徐春芳。徐院长告诉我们,希望教育在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没有试用期,破格直接以正式员工录用。
当天晚上,当时的学生处长陈道斌带着我,在感恩广场看各班集合,陈处长问:“你觉得这个集合有什么问题?”我根据经验说:“班主任组织力不够,学生行为习惯拖沓。”第二天学生处给我安排了三个班级。我觉得是我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了。
后来李宁老师管德育处,叫我去管“火箭班”,我满口答应。“火箭班”集中了全校调皮的孩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告诉我,大胆开展工作,有问题我来承担,还告诉我怎样做好“火箭班”工作,这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单独和学生沟通交流、带学生搞野炊、组织学生搞篝火晚会等。通过带“火箭班”,我的成绩得到了认可,在此感谢李宁对我的栽培和引导。
2012年,我被提拔为学生处处长,负责整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工作。一直到2013年底,已经任集团总裁班子成员的徐院长叫我到办公室谈话,问我是否有意向外调,到贵州做招生工作,我也满口答应。在此,感谢徐总的提携。
这是我第二次到贵州。我明白,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到达贵州惠水,学校还未成形,几栋教学楼已封顶,但外墙都未完成,到处一片黄土。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住宿。没有条件、条件再艰难,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协调决定女老师住民居,男老师住板房。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是希望教育贵州片区的开拓者!
2014年,集团和贵州财经大学合作,把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搬到了惠水。商务学院全面进入招生阶段,在当时的招生处长苏林的带领下,我们招聘市场人员,开展系统的招生宣传工作,有序且高效。在贵州,我踏遍了贵州88个县市无数次,看着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由弱变强,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从无到有,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迁入惠水,贵州应用技术技师学院成功申办。跟着苏林,我学到了严谨的工作作风、高效的工作效率、良好的生活习惯、独到的识人技巧。再次,也感谢苏林的言传身教。
我是希望教育从一所学校到十所、二十所的见证人,是伴随着希望教育成长、成熟的一员,我相信我会伴着希望教育从涅槃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