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都把毕业的学校视为母亲,所以才有了“母校”这个称谓。但回顾四川天一学院的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天一学子眼中可以遮风避雨的“母亲”,在我们老师眼里却更像一个令人心疼的“婴孩”。2014年,四川天一学院在绵竹落户,她终于有“家”了。
感谢希望教育集团给予天一学院这样一个温暖而踏实的“家”,才有了后来的我与天一的故事。我与天一的缘都是源于家。2015年3月前,我还就职于另一所高职院校,因为长期异地工作,孩子无所寄托,需要一个完整的家。2015年4月,我向天一学院递交求职申请,顺利成为天一大家庭的一员。“小家”与“大家”都被成全的事业是圆满的。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美丽的校园、清新的面孔、严明的纪律、训练有素的教师给了我新的感受和体验。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严格的教学运行管理,尤其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开展,让我看到了与同事之间的差距。我开始钻研教材、教学手段和方法,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入校那年的教师技能大赛中我取得了“三等奖”。虽然这个成绩算不得优秀,但我第一次为自己走出曾经的“舒适圈”,进入另一个促使自己进步的环境而欣慰,我明白了奋斗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2016年是我在天一生涯中过得最辛苦、最难忘,也是收获最多的一年。那年学院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内涵建设。学院在课程建设、科研申报等工作上卯足干劲儿,组织了多支教学团队冲刺省级课程,做省级教学成果、做科研。当时分管科研的李宗慧副院长把我拉入骨干团队开展系列工作。刚开始我斗志昂扬,要干一番事业出来的雄心壮志涌在心头,但没多久就感受到了做教学改革和科研的艰难,常常改资料、做ppt到深夜两三点。
2018年,学院启动评职工作,作为第一批学院内部培养的副教授获批后,我内心既喜悦又感慨,如果没有那几年的历练和成果,自己离副教授的距离该有多远。感恩学院对我的历练,感恩艰难时没有放弃的自己!
在工商管理系原系主任谢和书教授及现系主任贾朝莉副教授的带领下,拥有十多年教龄的我依然像新教师一样认真钻研教材、写教案、备课。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享受了别人的尊重,就需要心存敬畏,热爱并专注于它;在工商管理系这个家庭中,每个人不仅仅只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团队的使命和荣誉需要每个人用心去呵护。
如今,天一学院执行院长杨明娜教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更是影响着我,杨院长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会上曾经说过,“教书是份良心事业,有着重大意义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站稳三尺讲台……” 。杨院长的教诲让我时刻警醒,良心教书、爱心育人,收获满满职业成就感的同时也收获了真挚的师生情谊。
感恩希望教育集团,感恩天一学院,我将坚守教师的使命,继续谱写属于我与天一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