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学院思政教研室召开“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会
2012年11月21日,天一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与就业指导教研室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内容,组织科任教师在天回校区召开了“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会。教研室10位专兼职教师到会,基础部主任陈久喜参会做了重要发言。
首先,教研室主任关彤带领大家重温了“十八大报告”部分内容。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将十八大精神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授课内容有机结合,进入课堂,及时传达。
会议在热烈的交流中进行。
谈到十八大报告首提“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时,杨惠勇说,我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蕴藏丰富的生物、油气等资源。根据世界各国的普遍定义: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对维护国家安全、地区稳定,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在谈到某些国家对我国和平发展提出的“中国威胁论”时,李丽说,人类需要和平,远离战争,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需要每一个人去维护,但是战争与和平又是矛盾的统一体,需要国与国之间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成玲艳和蒲顺利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我国构建防御性国防的基础,这是对中国和平发展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的有效回应。在历史上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而强大的军队和国防正是“不怕事”的前提。
李争说,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途径上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是推动经济建设、技术转化,造福人类的积极举措,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建设的思想。
基础部主任陈久喜强调,思政课老师始终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线,是党的科学理论的传播者,一定要肩负起引领大学生走进真理之门,为他们提供把握人生方向的舵盘、增长智慧才干的方法、激励奋发进取的斗志的历史责任。
罗莉莉、骆晓媛、李娟等老师也相继作了发言。